武汉市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沌口段总体方案

来源:工程建设技术 2023-05-04 02:08:15

【摘要】 武汉市左岸大道沌口段是长江主轴左岸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以交通功能为主兼具观景、游憩综合功能的滨水快速路,是城市滨江空间拓展轴,是彰显滨江滨湖城市特色,提升沿江环境品质的景观通廊。

因此,文章对左岸大道沌口段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研究,结合城市规划,分析左岸大道沌口段主要工程技术标准,在充分考虑三环线(鹦鹉立交)、220kV高压线、地铁16号线、平鄂煤厂、长江堤防、沌口铁路专用线、东湖低排泵站、码头等控制因素的基础上,提出左岸大道沌口段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,为城市滨江快速路的规划及设计提供参考。

1 项目概况

武汉市左岸大道沌口段是长江主轴中左岸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交通功能为主兼具观景、游憩综合功能的滨江快速路,路线全长约4.8km。


(资料图)

左岸大道沌口段起点接三环线鹦鹉立交,终点顺接左岸大道长河段,主路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,设计速度60km/h。该项目包括主路、辅路、芳林路及花林路。其中主路长约4.802km,辅路长约3.885km,芳林路长约0.705km,花林路长约0.248km。工程总投资约38.22亿元,工程建安费24.13亿元。项目地理位置图如图1所示。

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

2 左岸大道沌口段主要工程技术标准

2.1 道路工程

(1)道路等级:主路为城市快速路,辅路为城市 主干路、次干路,芳林路为城市次干路,花林路为城市主干路。

(2)设计速度:主路60km/h,辅路50km/h、40km/h,芳林路30km/h,花林路50km/h,匝道40km/h。

(3)车道数:主路双向6车道,辅路双向4~6车道,芳林路、花林路双向6车道。

(4)车道宽度:机动车道3.75m、3.5m、3.25m。

(5)路面设计轴载:BZZ-100kN。

(6)净空高度:机动车道≥5.0m,非机动车及人行道≥2.5m。

(7)设计年限: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20年,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。

(8)抗震标准: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,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.05 g ,按照6度采取抗震措施。

2.2 堤防工程

(1)堤防等级:1级(汉阳沿江堤、江永堤)。

(2)设计洪水位:28.07~28.25m。

2.3桥梁工程

(1 )工程安全等级:一级,设计基准期100年。

(2)环境类别:Ⅰ类。

(3)桥梁设计使用年限:主体结构100年;伸缩缝、支座15年;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。

(4)设计荷载:汽车荷载城-A级。

(5)净 空高度:上跨花林路、芳林路、港口一路、港口 二路净空≥5.0m;上跨铁路≥8.2m。

(6)设计控制水位:跨东湖泵站桥梁设计水位取最高内涝水位20.15m, 跨低 排泵站桥梁设计水位取最高内涝水位20.71m,均为85高程系。

(7)地震: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.05 g ,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。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,抗震措施按7度区要求执行,抗震设计方法为B类。

3 左岸大道沌口段规划设计控制因素分析

该工程北起三环线,南至万家湖南路。道路东侧为现状长江干堤,西侧用地密集,大部分用地为工业港口用地,少量居住用地,受影响的用地包括长江楚韵小区、临江花园、港务集团、沌口水厂等。

项目周边的市政道路有国博大道、沌口路、左岸大道(滨江大道)、沌阳大道、花林路等,市政基础设施有东湖泵站、东湖低排泵站。

项目涉及铁路为沌口铁路专用线,位于长江堤防和沌口路之间,主要服务于沿线的港区和物流公司。

(1)长江堤防。道路东侧现状长江干堤,堤防型式为土堤型式,设计堤顶高程为30.0~31.0m,堤顶宽10m。背水面设置30m宽的压浸台,压浸台后边缘设置坡度为1∶3的坡与现状地面相交。

(2)重要市政设施。经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,东湖泵站和东湖低排泵站对工程设计方案影响很大,直接关系到项目总体方案的成立。设计方案中道路建设应尽可能减小对两处泵站的影响。

(3)铁路。沌口铁路专用线,位于长江堤防和沌口路之间,平行于左岸大道布设,主要服务于沿线的港区和物流公司,另外在湖北鄂平媒公司内含有2条支线服务该公司。根据现场调研,目前沌口铁路专用线及支线目前都正在运营,但是次数较少。该项目主路、芳林路、花林路的建设需要考虑铁路交叉问题。

4 左岸大道沌口段总体规划设计方案

4.1 总体设计

综合考虑规划及沿线控制因素,确定左岸大道(三环线—万家湖南路)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如下:左 岸大 道(三环线—万家湖南路)为城市快速路,基本沿长江堤防坡脚布置,采用主线高架+地面辅路形式。

主路北起于现状沌口路老关村地铁站南侧,过芳林路口后上跨现状沌口铁路专用线,之后平行长江堤防堤 脚布线,终点与左岸大道(万家湖南路~小军山) 段接顺。

主路全长约4.802km,主要采用高架形式,其中高架长度约4.339km,标准段红线宽度为45m,双向6车道。

在花林路南侧和港口二路南侧各设置一对上、下匝道,连接主线高架桥与地面辅路,提供与花林路、港口二路及地面辅路的交通转换。同时,同步建设芳林路、花林路对该段左岸大道进行交通衔接,并对工程范围内现状沌口路进行拓宽改造。

4.2 重要节点设计

(1)三环线起点段

根据白沙洲公铁大桥规划方 案,白沙洲公铁桥在汉阳岸增设一对U型匝道,衔接 公铁 桥(新桥)与左岸大道辅路。

新增U型匝道可进一步改善汉阳滨江地块过江交通,实现经开区快速过江的交通需求。同时,左岸大道高架通过现状鹦鹉立 交与 白沙洲大桥(老桥)交通转换,实现左岸大道主 线高 架与过江通道快速连通。白沙洲大桥(老桥)与 新建 公铁桥(新桥)均实现与左岸大道的连通,将大大加强了经开区与武昌地区的交通联系。

左岸大道主路采用双向10车道规模顺接与现状国博大道衔接,全程无灯控连续流,左岸大道辅路通过U形匝道与白沙 洲公铁桥(新桥)衔接。

( 2)跨东湖低排泵站

东湖低排泵站于2020年建设完成,设计流量90m/s,为避免对泵站旁高层房3屋拆迁,道路需布置于东湖低排泵站泵房和真空排气阀之间,二者平面距离约52m。

受东湖低排泵站泵房、现状堤防和长江楚韵小区影响,道路建设用地局促,道路考虑布置于泵房与真空排气阀之间。该段主路以桥梁方式布置,不考虑设置辅路,桥跨布置避开排水明渠及穿江管道。

同时,在桥梁穿越泵站范围,根据泵站管理单位意见,保证桥梁梁底高程高于办公楼第四层范围,保证泵站办公场区的通透性;另外设置全封闭声屏障,减小车辆噪声对真空排气阀影响。

4.3 平纵横设计

4.3.1平面设计方案

(1)设计原则

①尽量不扰动临江侧堤防;

② 根据道路等级选用合适的交叉形式,充分发挥各等级道路交通功能;

③与沿线景观、环境充分结合,重视细节的设计和发挥,体现道路设计的人文精神;

④在满足线性指标基础上尽量减少征地拆迁。

(2)设计方案

工程主路北起于现状沌口路老关 村地铁站南侧,分别上跨芳林路口和现状沌口铁路专 用线后,平行长江堤防由北向南布线,终点高架与左岸大道(万家湖南路—小军山)段接顺。

主路全长约 4.802km,主要采用高架形式,其中高架长度约4.339km,标准段红线宽度为45m,双向6车道。平面共设10个交点,最小圆曲线半径为370m,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90m。

4.3.2纵断面设计

(1)纵断面控制因素

①结合城市用地中的控制 高程、沿线地形地物、地下管线、地质和水文条件等作综合考虑;

②与道路两侧用地的竖向结合进行设计,与两侧地势及现状道路相衔接;

③非机动车街道设计纵坡宜小于2.5%;

④保证雨水正常排放;

⑤尽可能避免对现状堤防压浸台产生影响,压浸台范围内辅路建设高程不低于压浸台高程。

(2)纵断面设计方案

主路北起于现状沌口路老 关村地铁站南侧,与现状沌口路路面标高齐平,并顺现状沌口路坡度设置纵坡;之后以3.8%、2.7%连续纵坡爬升上跨芳林路、现状铁路,最高处设计高程为35.9m;跨过铁路之后采用1.7%的纵坡下降,之后采用0.5%~0.9%的纵坡起伏延伸,至东湖低排泵站附近道路设置2.7%纵坡抬高,最高处高程43.0m;后通过1.83%降坡至港口一路,后按0.5%~1.0%纵坡起伏至设计终点。主路纵断面共设14个变坡点,最大纵坡3.8%,最小纵坡0.5%。

4.3.3横断面设计

断 面布置不仅要符合规划要求,满足交通需求,保证车辆安全行驶,行人、非机动车安全通行,还应考虑道路沿线地块特殊需求,充分考虑道路景观要求,以保障交通功能为前提;同时,桥墩尽可能避开堤防压浸台。

标准段红线宽45m,地面横断面组成为8.0m(桥 墩绿化带)+(2×7.5) m (机动车道)+(2×2.5) m (绿化 带)+(2×3.5)m(非机动车道)+(2×5.0)m(人行道);桥梁宽度为26m,横断面组成为0.5m(防撞护栏)+(2×11.75)m(机动车道)+1.5m(中间带)。

5 结束语

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对打造丰富活力岸线,实现滨江功能,支撑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

地面+高架的城市快速路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,对于临江地面+高架快速路,工程布置应综合考虑多因素后,尽可能减少既有构筑物影响,进行充分论证后确定合理的技术方案。

本文转自《工程技术研究》——武汉市长江主轴左岸大道沌口段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研究,作者刘勇,谢亦红,尹祖超;仅用于学习分享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删除!

上一篇 : 户口不在农村也能建房?5月起,农村土地承包新规来了,满足1点即可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相关推荐

推荐阅读